▲ 5年了,你还在喝这样的酒吗?
浓香型白酒,因其度数普遍偏低、口感较柔和,香气较浓郁,深受大众喜爱,是我国消费量最大的白酒类型。然而,树大招风,林子大什么鸟都有,浓香型白酒领域也成了不法商贩的聚集地,三精一水勾兑的劣质酒泛滥,更有甚者,一口酒里面能含17种添加剂。这样的行为,不仅伤害了喝酒者的健康,也毁坏了白酒行业的声誉,实在要不得。那么,浓香型白酒为什么这么容易被糟蹋呢?
一“香”能遮百丑
浓香型白酒,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、浓郁的酒香,使白酒喝起来更加令人愉悦,但它的香味从何而来?
我们知道,纯粮白酒的酿造,需要经历多次蒸煮、发酵,它的香味是粮食在发酵过程中自然形成的。比如:高粱的香、玉米的甜、大米的净、大麦的冲……
后来,有化学家们对白酒进行研究,终于发现了白酒香味的来源——己酸乙酯和丁酸乙酯,于是,许多酒厂索性不再酿酒,改用“调香”实现白酒的各种香味。
清香型配方有——冰乙酸、乙酸乙酯、乳酸乙酯、乳酸、糖精等7种添加剂。
浓香型白酒有——冰乙酸、乙醛、糖精、蛋白糖等17种添加剂。
一直被诗人、酒友称赞的“浓香酒气”,现在被这种叫做“酯”的化学物质取代了。想更香,就放入更多的“酯”类化学物质。
与自带“独家香气”的酱香型、米香型等白酒不同,浓香型白酒的香,浓烈,却没有明确的标准,很容易一香遮百丑。
即便是专业鉴酒师,在鉴别浓香型白酒的时候,往往也只需鉴别出香气是否协调,主体香是否突出,有没有其它邪杂气味等等。这就给“调香”、“勾兑”工作提供了巨大的可操作空间。酒厂不论采用什么原料、工艺,只要能够调出符合这个笼统标准的香味,就可以生产浓香型白酒。
一“低”可混鱼龙
现在,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——喝低度酒更健康。
果真如此吗?
以酱香型白酒为例,经过一系列蒸煮、发酵,蒸馏出的白酒,达到53度左右时,口感和香味最佳。如果要降低度数,就需要往里面兑水,再处理,然而,这样一来,酱香味就会变淡,口感也会变差,喝了反而不健康。因此,只能是53度左右。
然而,如果白酒的香味原本就是用香精、香料调出的;口感原本就是用糖精、甜蜜素调出来的。那么,想要生产低度酒,只需按比例多加水,多加香精香料和糖精甜蜜素就可以了。除了酒本身的质量降低,香还是那个香,味还是那个味,而且,一吨食用酒精可以兑更多瓶酒,成本更低了。
对喝酒者而言,低度酒只是让自己喝得更爽,能喝得更多,喝到体内的食用酒精不仅没有减少,香精糖精反而多了,这怎么可能更健康呢?
而浓香型白酒,其香味来源、口感成因,是做低度酒“得天独厚”的条件,被各种添加剂糟蹋,也就在所难免了。所以说,提倡低度酒,只是给了不良酒商更多机会,对消费者有害无益。
一“新”打开魔盒
浓香型白酒容易被“糟蹋”,除了香气、口感可操作空间太大,还有一个重要原因,就是可以用食用酒精兑水这种所谓的白酒新工艺大批量生产。
某大酒厂负责人曾说:“浓香型白酒的特点是窖香浓郁,香味协调,不加食用酒精就没可能酿造出浓香型白酒。食用酒精勾兑是一种生产工艺,是符合国家标准的。大家多多少少都会添加食用酒精。”
他说的并没有错,而且,食用酒精也不等同于会危害人体的工业酒精。勾兑白酒用的食用酒精,通常是玉米、薯干等原料,经过工业手法,生产出的高纯度酒精。
然而,问题就在于,食用酒精除了乙醇本身,再无其他丰富的微量元素,由它勾兑出来的白酒,即无粮香,也无酒味,需要另外添加香精、糖精等物质,才能调出人们喜欢的香味和口感。理论上,只要三精一水充足,这样的白酒可以无限量生产。
如此低成本、易操作的造酒方式,难怪可以“长盛不衰”。只不过,随着消费者对白酒知识的了解增多,这样的白酒越来越失去市场。白酒行业陷入低谷,知名酒企频频被攻讦责难,谁能说与这没有关系呢?
我们呼唤企业讲良知,固然是希望企业能够遵纪守法,但更大的心愿,却是希望企业能够为消费者的健康着想。凡是对消费者健康有害的,坚决不去做;凡是对消费者健康有益的,主动去做。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企业发展史,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,倒下的,往往是为图一时之利,罔顾消费者利益的企业;倒下了还一直背负骂名的,往往是泯灭良知,损害了消费者健康的企业。
因此,无论从任何一个角度考虑,中国白酒企业,都应该行动起来,从只做纯粮酒开始,为中国白酒再次崛起,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但愿,一口白酒就能喝下17种添加剂这样的情况,早日绝迹。
但愿,传承了几千年的纯粮白酒,能够早日回到寻常百姓家的餐桌上。